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听力健康问题日渐引发关注。
2024年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专门举办“老龄化社会的听力健康新视野”圆桌论坛活动,多名专家代表共同探讨听力健康对于应对老龄化和提升全社会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在今年的进博会上,AI助听器也成了医疗健康领域具有突破性进展的代表。
据世卫组织2021年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近15亿听力障碍患者,老年性听障在全体听力障碍中占据绝大多数。在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也就是说,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平均每三个就有一个患有听力障碍。
与日益严重的听力问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助听器普及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WHO 数据显示,全球助听器覆盖率大约为17%,其中英国和法国的助听器渗透率均超40%,美国市场渗透率约为27%,日本为14.4%,而我国只有5%。
事实上,听力问题对老人健康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身体,因听力障碍而造成的交流障碍,让越来越多的老人逐渐成为家中的孤岛,失去了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与亲人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家庭矛盾激增,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普遍。
价格太贵、用着太麻烦、隔三差五就得换……助听器的诸多硬伤成了老人拒绝佩戴的理由。
国外助听器品牌的巨头垄断格局加剧了这类问题现状。IDATE数据显示,2023年五大集团占据全球约96%的数字助听器市场份额;具体到国内市场,则是接近90%的份额被国际巨头所占据。
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与积累的渠道优势使得国际大牌助听器的价格在中国市场居高不下。好的助听器动辄便要大几万、老人听不清又买不起,百元甚至几十元的廉价助听器意外在中国获得了很大的市场。然而,大部分劣质助听器都有让老人越戴越聋的问题,老人的听力损伤陷入恶性循环。
打破国际助听器在中国国内的市场垄断现状,让更多老人享受AI声学技术为医疗健康、听力健康带来的优势,成为中国优化养老服务、提高养老质量迫在眉睫的关键一步,也对国产助听器在国际巨头垄断的大山中突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